柯维的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
习惯1——积极主动。
柯维区分了积极主动的人——那些把精力集中在他们能做的事情上的人——和被动被动的人,那些指责、指责、表现得像受害者一样,挑别人的弱点,抱怨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(比如天气)。
积极主动的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。Covey将工作职责分为两部分:响应(特别是选择回答)和能力.积极主动的人认识到他们有责任让事情发生。那些让自己的感觉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放弃了责任,赋予了自己的感觉力量。当积极主动的人犯了错误,他们不仅会意识到并承认错误,还会尽可能地改正错误,最重要的是,他们会从中吸取教训。
习惯二:以终为始。
领导是关于效率的——对要完成的事情的远见。它需要方向(在任何意义上)、目的、意义和敏感性。另一方面,管理是关于效率的——如何最好地实现愿景。它依赖于控制、指导和规则。
为了确定目标,并制定一个人实现目标的路线或策略,柯维认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一个“以原则为中心”的基础。大多数人把某些东西作为他们生活的基础(或关键点)——配偶、家庭、金钱、教堂、享乐、朋友(还有,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,敌人)、运动等等。当然,所有这些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。然而,只有以个人使命的形式,明确确立自己的原则,才有坚实的基础。
习惯3:重要的事情先做
柯维的第一部主要著作《第一件事》阐述了他对时间管理的看法。它认为,重要的不是管理时间,而是管理自己,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个部分中,专注于结果而不是方法。
他把生活活动分为四个象限:
- 象限I——紧急和重要——例如,危机、最后期限、意想不到的机会。
- 第二象限——不紧急,但重要——例如,计划娱乐活动,建立关系,做事,学习。
- 象限III——紧急但不重要——例如,被打断、开会。
- 第四象限——不紧急也不重要——例如琐事、浪费时间的事情、流言蜚语、过度看电视。
第二象限专注的结果包括:视野、视角、平衡、纪律和控制。另一方面,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其他象限上的结果是:
第一象限:压力大,无法管理时间(因此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控制)。
第三象限:短视、失控、肤浅、感觉自己是环境的受害者。
第四象限:不负责任,依赖他人,不适合工作。
因此,习惯3是关于有效地管理自己,根据习惯2中采用的原则进行优先排序。这种方法超越了办公室日记或日程计划,涵盖了生活中的所有角色——经理、导师、管理人员、战略家,也包括父母、配偶、社会团体的成员,以及有需求和抱负的个人。
习惯1-3被归类在“个人胜利”的旗帜下,因为它们是相互依赖的基本范例。
习惯4——思考双赢
当工作场所(或家庭)存在合作而不是竞争时,就会产生相互依赖。柯维认为竞争属于市场。
柯维指出,从孩提时代起,许多人就被学校的考试、父母对“成功”的认可、外部的比较和排名所制约,形成了一种输赢心态。这导致了一种“稀缺心态”,一种认为只有有限的蛋糕可以分享的信念:“稀缺心态”在那些难以分享认可、荣誉、权力或利润的人身上表现得很明显。它限制了他们庆祝他人成功的能力,甚至对他人的不幸产生一种反常的满足感。
相比之下,柯维提倡“富足心态”:
- 认识到积极成长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
- 庆祝成功,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以牺牲或排斥他人为代价的。
- 理解并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。
柯维认为,要忠于自己的理想,如果对方只对输赢感兴趣,有时就有必要离开。柯维将其描述为“要么赢,要么不做交易”。
习惯五:先寻求理解,再寻求被理解.
“我真搞不懂我儿子……他根本不听我的。”柯维在强调倾听对理解的重要性时,强调了这种说法的荒谬性。显然,如果父母真的想了解儿子,就需要停下来倾听。
然而,大多数人都想先表明自己的观点,或者太忙着寻找机会加入谈话,以至于他们听不见对方的话,听不懂对方的话。柯维将倾听的不同层次定义为:
- 听到但忽略
- 假装在听(“是的”,“哦”,“我明白了……”)
- 选择性倾听(选择只听我们想听的)
- 认真听讲,不做评价(如在课堂上做笔记)
- 共情倾听(意图理解对方)
真正的共情倾听需要很大的个人安全感,因为一个人很容易受到影响,容易改变自己的观点。柯维说,“你对别人了解得越深,你就会越欣赏他们,对他们就会越尊敬。”
同样地,当你觉得有人在真诚地寻求理解你的观点时,你会承认并分享他们的开放态度和谈判的意愿,以达到双赢的局面。
习惯6:协同合作
协同的本质是,有着不同议程的两党重视彼此的差异。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协同的,每一种生物和植物都是相互依存的。
我们还有个人效率,在个人层面上有协同作用——左右脑在一个问题或情况下协同工作:直觉、创造力、视觉的右脑和分析、逻辑、语言的左脑结合起来,以实现最佳结果。缺乏安全感的人缺乏协同作用:他们要么克隆他人,要么试图对他人形成刻板印象。这种不安全感产生了偏见——种族主义、偏执、民族主义和任何其他形式的对他人的偏见。
习惯7 -磨锯子
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习惯与更新有关。就像汽车或任何其他复杂的工具需要定期的护理和维护一样,人的身体和心灵也需要定期的护理和维护。
柯维用了一个樵夫的比喻,他正在痛苦地工作,说倒一棵树。锯子显然需要磨了,但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停下来把锯子磨快时,樵夫回答说:“我停不下来,我正忙着锯这棵树呢。”
警告是非常明确的。每个人都可能过于专注于手头的任务,而忽略了基本的工具:
- 身体上的自我——这需要锻炼,合理均衡的饮食和压力管理。
- 社会/情感自我——通过服务、共情和协同与他人联系,这是内在安全的来源。
- 精神上的自我——通过冥想、反思、祈祷和学习,有助于澄清和完善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力量,以及我们对它们的承诺。
- 通过阅读、想象、计划、写作和保持持续个人发展的连贯计划,在我们的正规教育基础上建立心理自我。